当前位置: 首页 旅游指南 文化遗产
保安社火
发布时间: 2022-06-14 预览次数:

保安社火是流传在同仁县保安镇城内(外)村、新城村等汉族聚居区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。保安地区的汉族是明清陆续来此戍边军人的后裔,保安社火自明代由内地拨来屯守的军人带到保安后,一直承袭军营习武性质的传统表演形式。民国后,营制废革,军籍后裔传承旧习,并不断补充完善演出内容,成为目前同仁地区唯一的汉文化特色的表演形式。

保安社火包括音乐、舞蹈、曲艺、杂耍等,是一项综合文艺演出,其中有社火官、秧歌、彩龙、狮子、旱船、高跷、卖膏药、太平鼓、腰鼓、武角(由5人组合的武术表演)、八大光棍(由8对男女的对舞、演唱)、小歌舞等二十多个传统表演节目。保安社火有内、外场之分,内场是社火的主体队伍,外场是随队活跃在内场边缘、前后、左右的辅助部分。社火对场外滑稽角色的约束较为松散,允许演出者以不同常人的滑稽和有趣的打扮、语言来烘托节日气氛。

保安社火的鼓乐以太平鼓、大鼓、锣、钗、钹组成打击乐,为社火队伍表演统一步点,还有三弦、二胡、板胡、笛子等伴奏。保安社火演出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九或十一开始,昼夜各一场,正月十五日结束。

2009年月16日,保安社火被青海省政府公布列入《第三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》。

1664331214676.jpg


1664331214941.jpg